上海有序发展电动自行车换电设施的分析与建议
核心观点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电动自行车在交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难题和安全问题,换电业务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通过标准化的电池和换电站,实现了高效、安全的能源供应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研究发现:换电行业规模广阔,有望成为继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后又一蓝海市场。盈利模式初步成型,综合利润率较为可观。政策端逐渐发力,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迎来政策机遇期。随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各省市相关政策频出,支持电动自行车换电业务。头部企业入局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市场激烈竞争格局初显。据统计全国涉及换电业务的企业已达几十万家,涌现出近10家头部企业,并形成以传统央企(铁塔换电)、共享自行车企业(小哈换电)、专业换电建设运营企业(智租换电)为代表的电动自行车换电三大阵营。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以下三点阻碍电动自行车换电建设发展:一是电池规格不一致问题。商用电动自行车换电普遍使用超过国家标准的60V甚至72V电池,这与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电压的规定(48V)存在冲突。二是民用换电成本回收困难。在居民区内,由于换电频率低,换电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难以通过用户租金收入得到有效覆盖。三是换电站选址和落地难。高效盈利的换电站需要位于用户密集区域,但这些地点的租金昂贵且选址审批复杂,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电动自行车换电业务的健康发展:一是政策优化和标准制定。政府应根据商用和民用电动自行车的实际需求,制定区分管理的政策,解决监管灰色地带问题。同时,考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满足即时配送需求的商用电动车放宽电池电压规定,并引入商业保险以分散风险。二是社区换电设施支持。利用社区建设资金支持在老旧社区建设换电设施,通过租赁、买断或共建等方式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同时,鼓励物业公司参与运维,提高换电设施的利用率。三是示范项目和共享平台建设。政府应引导并支持示范项目的实施,探索多功能电动自行车充换电站的综合利用模式,建设行业共享平台以统一标准和简化用户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