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思考与对策——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核心观点
近年来,以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线上线下协同的新经济形态呈现爆发式增长,“互联网+服务业”的新业态形成,催生了很多新岗位、新职业。随着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数量的逐步增长,带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国家已制定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并开展试点工作。上海市自2022年7月全面开始试点,松江区认真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做好职业伤害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相关工作,切实维护好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目前,此项工作主要依托线上系统进行,以委托承办的服务模式由两家商保机构分别承办前期受理、初审等具体业务。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受区人社局委托进行审批确认;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开展劳动能力鉴定相关工作。试点开展以来,已受理386件申请,为379名骑手做出了确认决定。但随着工作的推进,也发现了诸如骑手对政策理解度不足、经办调查存在一定困难等问题。下一步,要通过强化宣传培训、完善机制制度、加强监督指导等,进一步做好本区职业伤害工作,让政策真正发挥效应,惠及更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