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海倩为党员同志上作风建设专题党课

2025-07-08
字号
[ ]

微信图片_20250708160145.jpg

  2025年6月23日下午,根据院党委工作部署要求,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海倩同志给所在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党员同志上了一堂精彩的作风建设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系统剖析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的问题与风险,着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执行能力与政治站位。

  马海倩同志强调,思想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前提。思想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必须把思想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起点。党员干部要端正思想认识,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党的政治主张和组织纪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必须紧跟党中央战略步伐,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领悟,确保研究成果方向正确、立场鲜明,避免偏离政治导向或误判政策意图。同时,在接触外媒材料、解读国际观点时,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独立判断,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潮,始终把握政治导向的主动权。

  马海倩同志指出,工作作风体现为责任、严谨与纪律的统一。首先,责任意识是工作的起点。大家应在其位、谋其政,面对任务敢于担当、不推诿、不敷衍,做到任务必接、事事有回应、环节有闭环。特别是在当前多任务并行的情况下,更需加强任务管理意识,确保每项工作“件件有交代,事事有落实”。其次,严谨是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数据和分析的严谨性,厘清数据口径,做到穿透式分析,确保研究结论科学、精准。政策建议要有针对性和颗粒度,应避免套话空话、千篇一律、缺乏实效。提升对企业和行业的深度调研和判断能力,做到既反映真实情况,又不盲目照搬企业诉求。再次,纪律和规矩是工作底线。财经纪律、报销规范、制度执行、信息保密等,都是日常工作中必须时刻绷紧的“高压线”。要增强制度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制度执行必须不打折扣,既要规范管理,又要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马海倩同志最后指出,生活作风是党员形象和组织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工作时间内严格自律,工作之外同样要坚守底线。要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嗜好,杜绝“违规吃喝”“公款报销”“酒驾”等行为。此外,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党员干部应坚持理性发声,避免转发、点赞或评论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违背的信息,自觉维护清朗的舆论环境,树立清正理性的公共形象。

  党课结束后,支部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要继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责任担当和纪律意识,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