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上海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举措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十五五”上海能源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相比“十四五”初期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能源自身看,“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全社会绿色转型的步伐,尤其2030年是碳达峰的节点年,平衡好能源和碳的关系是未来五年核心指标设定的关键考量;新型能源体系的提出不仅持续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也对能源保障和调节系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将“先立后破”落到实处是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从外部因素看,我国经济持续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资源供给环节面临“提质不提价”的挑战,在应对需求大幅波动时面临峰谷矛盾突出、要素市场尚待完善等问题;新能源、未来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的技术路径尚不明确,现有技术发展已进入瓶颈期。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梳理上海能源发展现状。一是能源消费总量稳步提升,用能结构优化升级。剔除疫情扰动影响,上海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二是能源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低碳转型逐步推进。上海供电可靠性国际领先,煤电清洁化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加速开发。三是能源技术成果加速涌现,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上海能源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在高效清洁用煤,燃气轮机、核电、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多领域取得突出进展。四是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机制日益完善。上海以电力、油气体制改革为重点,持续提升能源要素市场功能。
研判“十五五”期间内外部发展形势。一是全球层面,供给端能源供应呈现多元互补格局,传统能源定价权逐渐分化。需求端新兴经济体成为增量主体,能源需求逐步释放。能源博弈日趋复杂,欧美能源和碳排政策“双标”严重。二是国内能源发展趋势,“双碳”目标让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社会共识,新能源产业打开发展空间。能源供应呈现品种、空间、时间上的不匹配矛盾。可再生能源面临总量不足和波动性风险,加剧供需紧张状态。能源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三是长三角区域能源基础设施进入互联互通快车道,电力互保共济机制逐渐建立,能源合作步入新阶段。长三角各省市能源资源禀赋差别较大,能源统一协调机制有待推出,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研判上海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挑战。一是能源安全水平有待提高,新旧能源转换须有序衔接,重点领域能源保供任务艰巨;二是能源清洁降碳面临瓶颈,传统能源降碳空间有限,清洁能源发展阻碍较多;三是能源市场体系尚需激活,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市场交易规则有待完善。
提出“十五五”上海能源发展重点举措。一是构建安全绿色的能源供给体系,统筹能源发展与安全,构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供给体系。二是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三是构建创新融合的能源技术体。四是构建长效协同的能源体制机制。五是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合作格局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在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理论论证等方面的工作较为扎实,提出的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针对性与可行性,可为上海能源规划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支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