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研究

研究
团队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环境所所长、高级经济师 张瀚舟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环境研究所 寇书萌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环境研究所 韩勰瑞

字号
[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2022年以来,国内外重要装置相继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关键技术突破将可控核聚变重新推上风口,资本市场闻风而动,初创企业开始涌现。虽然可控核聚变要实现电站级的商业化应用尚待时日,但支撑其发展的每一项技术突破,正在并将持续带来产业变革机会,上海应关注核聚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抢抓相关投资机会。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技术层面看,虽然里程碑式的成果不断涌现,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实验阶段。业内专家预测,真正建成可控核聚变商用堆并实现并网发电、保障能源安全,约在本世纪中叶。从短期看,可控核聚变对保障上海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有限。

  从产业链层面看,框架基本形成,上海企业表现亮眼。通过ITER项目的需求牵引,我国基本形成了涵盖上游(关键材料等)、中游(装备制造等)、下游(电站运营等)的较为完善的聚变产业链框架。从产业链各环节看,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企业均在其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其中,高温超导材料既是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先行采购、大量消耗的材料,也是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风机和超导储能装置的重要基石,具有广阔和可落地的商业场景,上海可以依托已经积累的研究和应用优势,将高温超导作为可控核聚变领域投资重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本研究探索核聚变技术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结合上海产业优势提出针对性策略,助力前瞻布局未来能源。

  • 能源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