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发展重大战略研究
“十五五”期间危机交叠,变数颇多,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上海在“十五五”期间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一是“一带一路”与RCEP开放发展机遇。在国际合作中有利于提升上海的开放能力和能级,不断拓展经贸发展新空间。二是数字化革命带来的创新发展机遇。从电子商务巨头的跨国业务到新兴的数字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三是绿色低碳趋势下的转型发展机遇。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未来绿色贸易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挑战方面:一是国际形势不确定性较大。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较量博弈,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外部冲击和影响因素较多。二是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竞争加剧。
聚焦重大政策突破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牵引、加快高能级贸易主体集聚三大方向路径,重点实施国际化拓展、制度型开放、功能提升、数字赋能、协同联动五大战略,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定位落地,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强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着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经贸体系。
——国际化拓展战略: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增强本土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服务“出海”体系建设。
——制度型开放战略:在更宽视野上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将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改革和开放措施的协同耦合,放大改革开放的整体效能,在新型贸易领域抢抓规则制定先机,掌握国际贸易的战略主动权。
——功能提升战略:构筑链接国内国际的要素交易枢纽,全力做强资源配置引擎功能,强化对总部、功能平台、专业服务等领域高能级主体的集聚,提升国际链接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推动新型离岸贸易的集聚,为国际贸易中心枢纽的功能深化和能级提升找到新的突破口。
——数字赋能战略:加大以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贸易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创新、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强化贸易数字化国际合作。
——协同联动战略:促进“五个中心”有机联动,强化协同效应,联通国际国内市场、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高层次协同开放能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