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相关思路研究

研究
团队

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何汝静

字号
[ ]

  一、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的内涵

  ‌枢纽的意义在于它是事物或系统中关键的联系部位或中心环节,对于整体运作和全局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的发挥需具备四大核心要素:一是国际机构和贸易主体集聚。跨国公司、国际性组织等国际功能性机构不仅带来资源要素的集聚,也通过参与市场交易、企业组织管理、产业链关联等渠道,控制、协调和引领全球资源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二是要素市场与功能平台健全。要素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全球性市场和功能平台是国际贸易中心支撑商品、资金、服务、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顺畅流通的有效工具。三是基础设施网络四通八达。航空、海运网络等有形的设施网络和无形的信息知识网络有利于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商品等便利集聚和流动,是发挥枢纽功能的基础条件,也是对全球资源要素组合、管理和辐射的前提基础。四是综合制度环境完善自由。发达的航运制度可以促进提升国际贸易中心的港口辐射和聚集功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和自由化也可促进贸易资金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

  二、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提升经验借鉴

  从发展规律来看,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客观反映,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关,与腹地产业演变相辅相成。国际经验显示,纽约、东京、伦敦、新加坡等全球城市都具备贸易中心枢纽功能。当前,全球一流的国际贸易中心大体可分为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大国腹地型枢纽和以新加坡和香港为代表的新兴离岛型枢纽两类。新加坡在提升国际贸易枢纽功能方面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积极审慎支持离岸金融和贸易开展。新加坡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较为发达,这也是其全球价值链高端管控能力的重要体现。二是积极对接高标准贸易规则促进数字支付发展。新加坡与多国签署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建立了数字贸易体系,降低了本地企业与海外合作伙伴进行数字贸易的门槛。

  三、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质增效。以强化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为目标牵引,持续提高全球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以促进“五个中心”联动协同和互相赋能为主要路径,联动内外贸、融合产业链、赋能创新链、协同金融链,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的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塑造提升综合性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国际国内贸易网络中的主导作用和综合影响力。

  • 市场与价格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