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低碳技术展望与“研、产、政、金”建议
核心观点
全球能源围绕经济、安全、绿色的总体基调和发展路径取得了较好进展,为“先立后破”的整体发展格局奠定了新基础,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聚焦可再生能源、绿色燃料、工业低碳转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绿色供应链碳足迹核算5个方面,梳理2024年能源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上海能源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布局、政策导向、绿色金融提出初步建议。
第一,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推动能源供给结构性转变。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光伏高效电池技术全面突破;构网型、漂浮式、无叶片等风力发电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储能技术攻关和示范占据全球最高、最大、首套的领先地位。对上海的建议:上海应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多点布局和系统集成。
第二,绿色燃料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如火如荼。绿色甲醇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加速;全球SAF将在2025年进入爆发性增长元年;绿氨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对上海的建议:上海应加快绿色燃料合成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
第三,钢铁、化工等工业行业低碳转型加速。钢铁短流程技术渗透率正逐步提升;绿色化工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对上海的建议:上海要推动低碳工业技术体系化发展和耦合联动。
第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推广指数级增长。CCUS技术研发和应用进展显著。对上海的建议:上海应持续推动CCUS实现“研发-示范-推广”良性循环。
第五,绿色供应链的碳足迹核算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加速推进本土化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上海在绿色低碳供应链构建上先行先试。对上海的建议:上海应推动绿色供应链碳足迹核算体系的“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