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耐心资本推动清洁能源保险发展的思考
核心观点
我国清洁能源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但仍面临多重现实挑战。一是再保险资源投入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部分需办理再保险。然而,再保险公司对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和产品定价苛刻,甚至形成价格同盟。二是保险公司赔付能力不足。大型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巨大,普通中小型保险公司资本金有限,无法满足大型清洁能源项目的赔付需求。三是历史数据不足及技术迭代过快。新能源行业历史数据有限,远不及传统行业的百年积累。新能源项目的历史运营数据仅有十几年,难以支撑保险公司构建高精度风险评估模型。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增加了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导致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估风险。
研究发现,耐心资本与清洁能源保险呈现超强匹配性特点。一是可有效缓解清洁能源保险资金缺失问题。以上海为例,202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预算数为8762.4亿元,可满足约1750个50MW风电场的承保资金需求。社保基金通过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注入保险资金,可有效缓解清洁能源保险的资金覆盖不足问题。二是可有效缩小清洁能源保险风险敞口。大型清洁能源项目主要由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主导,财务、运营和市场风险相对可控。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政策,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降低了项目风险,为社保基金等低风险资金提供了安全的投资环境。三是可有效提升耐心资本的长期收益水平。社保基金作为长期资金投资机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特点,通过投资清洁能源保险,社保基金可获得更高的收益。
基于分析判断,对耐心资本融入清洁能源保险体系的思考建议如下:一是加强社保基金入险政策引导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社保基金进入清洁能源保险及再保险的细化投资范围、比例、方式等要求,提供税收优惠支持,设立风险补偿机制,确保社保基金的本金和收益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推动社保资金在险资市场的产品创新与示范试点。强化产品创新,推动社保资金以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银保合作等多种方式进入清洁能源保险行业。推进社保资金投入清洁能源保险的示范试点工作,选择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保险公司,在上海开展先行示范试点。三是完善社保资金进入险资市场的监督与退出机制。加强社保资金进入险监管体系建设,强化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完善社保资金退出机制,确保在项目不再符合投资标准或面临较大风险时,社保资金能够有序、及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