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标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的相关建议

作者

伋晓光,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自贸区研究室主任

字号
[ ]

核心观点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之年,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向真正的国际自贸港迈进。自贸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而海南自贸港因其高起点设计和显著的后发优势,发布和实施了很多全国首创政策,成为当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政策优惠力度最大的开放形态和特殊开放区域。本文选取其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借鉴意义的八条重点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并藉此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海南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货物,若不含进口料件或加工增值超 30%,经 “二线” 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政策已在全域试点,享惠货值超67亿元。上海可加快方案细化和“首单”落地,后续可积极争取拓展至浦东全区各保税区,特别是有“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基础和应用场景的金桥、外高桥等试点区域。

  2、博鳌乐城药械特许:乐城先行区可使用境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创新药械,已引进超470种。上海可利用外资医院等特定政策试点引进此类药械,同时积极探索真实世界证据辅助临床评价,依托现有的医产融合平台推动临床转化。

  3、离岛免税: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10万元,不限次数,商品增至45种,新增提货方式。上海可积极争取进一步放开国内居民在市内免税店消费、扩大免税销售额度,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同时结合进博会等高能级平台发展跨境电商。

  4、内外贸同船加注保税燃油:洋浦港允许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本地燃料油享出口退税。上海可在现有国际船舶加注基础上,争取内外贸同船加注政策突破。

  5、第七航权:海南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完全第三国运输权),为全国唯一。上海应在用好第五航权基础上,依托浦东机场争取第七航权,进一步提高上海自贸试验区货物、人员出入的便利度,从而提升上海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6、“双15%” 税收优惠:海南对鼓励类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高端紧缺人才个税超15%部分免征。上海可扩大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范围,将境内高端人才纳入个税优惠。

  7、航空保税维修:海南境外飞机维修航材等享免税,2024年维修业务货值增长显著。上海应落实相关规定,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展 “两头在外” 维修业务,同时争取将更多的境内高端人才纳入享惠范围。

  8、“中国洋浦港” 船籍港制度:海南实行外籍船舶 “零关税” 进口、境内建造船舶出口退税等政策,登记船舶51艘。上海可持续优化国际船舶登记流程,壮大国际航行船舶队伍,提升“中国洋山港”国际船舶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