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中心】全球“友岸外包”等变局影响下上海高端制造迭代研究

作者

王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和经济运行部部长、高级经济师

字号
[ ]

  4月29日,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牵头举办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第一届‘1+5’智库学术交流”,以“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创新思路、实践案例和政策建议”为主题,围绕“全球竞合:对标演进与战略突围”“国家使命:内生动力与枢纽赋能”“城市进阶:制度创新与功能跃迁”三个板块,开展跨领域、多视角的研讨。我们也推出系列推文分享相关观点,以飨读者。

  本期分享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和经济运行部部长、高级经济师王建的主题发言:“全球'友岸外包'等变局影响下上海高端制造迭代研究”,分析了“友岸外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体系的影响,剖析了上海高端制造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未来迭代路径。

  “友岸外包”等变局对全球经贸的影响

  近年来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从以成本、效率为主导转向以安全、稳定为主导,“友岸外包”等变局导致全球产供链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化,需要更多国家的协同与配合。基于中美竞争态势下的大国博弈,未来中国将通过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供应链、提升国际竞争力,有望在与美国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动。

  上海高端制造发展现状及问题瓶颈

  上海是少数集制造、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于一体的全球城市;制造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汇集众多关乎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安全可控的核心产业;开放和发展并存,要素成本和综合成本在全球城市里具备一定优势。美国是上海出口占比最高的单一国家,上海生产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分布在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等行业。借鉴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发展历程,需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作用,但实际推进中仍面临高端制造新动力仍不足、高技术和产业中高端环节创新力仍不强、高端制造主导产品显示度仍不足、产业“热带雨林”式生态仍不完善等问题瓶颈。

  探索上海高端制造迭代路径

  一是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优化市区协同产业布局、打造三大先导产业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集群;推动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经济。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协同赋能。二是产业链基础技术创新突破。聚焦芯片、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细胞治疗、智能机器人、大型邮轮、燃气轮机、北斗导航、绿色新材料等,着力推动产业创新策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高新型科研机构支撑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张力。三是前沿技术布局攻关。锚定量子传感、新一代网络、生物制造等关键领域,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鼓励自由探索,形成机会均等的开放式社会创新模式。四是紧密依靠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兄弟省市等联手探索园区共建“轻重资产”分离的“飞地经济”模式。联动云南等省,以沿边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五是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探索印尼、匈牙利、摩洛哥等接近欧美市场的新兴制造中心建设,并推动企业充分利用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实施对冲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