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盛事经济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究——来自新加坡、香港的启示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美国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时代巡回”演唱会盛况空前,巡演所到之处航班订单飙升、酒店爆满、周边商品被热抢,消费数据急剧攀升,直接催生了“斯威夫特经济学”现象。在“体验为王”时代,以演唱会为代表的盛事经济被寄予厚望,新加坡、中国香港、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政府均推出了鼓励盛事经济发展的举措,新加坡更是因争取到“时代巡回”演唱会在东南亚演出的独家举办权而令人瞩目。借鉴新加坡、中国香港经验做法,结合上海发展实际,探究如何以盛事经济为着力点提振消费,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而赋能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发展盛事经济的意义。短期来看,可快速提振消费市场,直接带动经济增长,还将刺激相关投资,进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长期来看,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城市发展积聚势能,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结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发展盛事经济的举措。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如中国香港成立跨部门盛事统筹协调组,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成立盛事拓展专组。二是加大资金支持,激活发展动能,如中国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于2023年设立了“文化艺术盛事基金”,新加坡展览及会议署推出“认可国际展览会”双重减税计划等。三是优化场地保障,夯实发展根基,如加快推进高标准场馆建设,通过重建、扩建工程提升场地容量,新建、改建多元空间满足配套活动需求,持续提高场地运营管理效能等。
分析了上海发展盛事经济的优劣势。上海发展盛事经济具有市场广阔、场馆资源丰富、入境便利程度持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优势;但相较于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发展盛事经济也面临不少挑战,如政府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加强、盛事运营管理还不够系统规范、相关市场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国际联通便利程度还待提升等。
提出上海发展盛事经济的对策建议。上海应着力优化盛事发展环境,涵养盛事发展生态,加快形成盛事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对接国际资源,培育行业发展生态,三是要联动市场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四是要培育自主盛事品牌,积蓄发展势能,五是要持续优化入境环境,提升国际服务水平。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1、全面梳理、总结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在促进盛事经济发展方面的举措,揭示了其在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场地保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入分析两地的具体做法,如成立跨部门盛事统筹组、设立文化艺术盛事基金、推出减税计划以及加快场馆建设等,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盛事经济发展路径。
2、针对上海发展盛事经济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比上海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城市的盛事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了上海在政府统筹协调、盛事运营管理、市场主体竞争力以及国际联通便利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加强统筹协调、对接国际资源、联动市场主体、培育自主盛事品牌以及优化入境环境等针对性建议,为上海盛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