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等值化理念及其国内外实践探讨

作者

殷文杰,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字号
[ ]

核心观点

“城乡等值化”的核心理念是“农村与城市生活虽不同,但是等值”,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的,通过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城乡居民拥有基本相等的生活质量。它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德国巴伐利亚州,并于1990年在欧盟推行,国内山东青州、河北唐山亦有实践,是一个经过数十年检验和发展、比较成功的乡村振兴实践模式。本文就城乡等值化理念的内涵、做法进行总结,并对上海推进“城乡等值”理念提出思考。首先是要尊重城乡差异挖掘乡村优质与特色价值。农村建设不以城市为标准,“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城乡等值化”中,农村的价值取向是优质与特色。优质,即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农村不能低于城市;特色,即保持农村特色,不与城市同类。其次,城乡等值理念引导上海新型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发展,有必要深入挖掘城乡等值理念的阶段性效果,以城乡等值理念引导上海新型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发展。再次,赋予乡村不逊于城市的发展性机会。具体建议包括一是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规划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空间品质的内生型发展。二是更加注重环境、人文治理,从外在到内在完善乡村人才吸引机制,构建适宜新型乡村就业人口的治理体系,提高乡村二、三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重视城乡空间公平性研究和制度建设。

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