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创业生态系统对上海打造全球一流创业中心的启示

作者

纪慰华,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区域与城市研究室主任

字号
[ ]

核心观点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的加速,知识、技术和创新已成为产生生产力和前瞻性增长的引擎。在这种转变中,初创企业成为创造知识、创新技术及其快速商业化的关键。以初创企业为主导的敏捷的创业生态系统,已逐渐拓展和融入传统的由公共机构—企业—大学组成的创新体系。两种模式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混合创新模式越来越成为地区提升竞争力和发展潜能的关键。

东京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势:1.高度重视大学研发成果商业化和大学在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东京的一流大学在支持和扩大东京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人才和技术,还包括设立基金推动技术突破和商业化。2.高度重视与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创新和科技成果商业化。日本企业在创业生态系统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也是日本创业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3.高质量创新和初创企业产生极具竞争力的深科技。科技企业和大学的深度参与推动东京创业生态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深科技初创企业。4.政府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持。政府领导和积极参与建设是全球领先生态系统的普遍经验。东京创业生态系统也受益于政府项目的积极扶持。

东京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1.缺少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水平较低;缺少专业的风险投资者;投资资金量少且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后期投资较少。2.网络发展片面追求本土化思维。吸引的国际投资较少;国际连通性有限;缺少国际化技术人才。3.缺少专业加速器计划和经验丰富的导师。东京的加速器多是企业主导的加速器,而不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专门加速器,限制了加速器的运行效率;东京的技能性基础设施中能够提供新的创业和技术技能培训机构和导师较少,人才培养几乎都集中在没有正式实用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态系统内的社区建设活动较少。

对上海建设全球一流创业生态系统的启示:1.优先布局深科技和未来产业。有必要根据未来产业的演进逻辑和驱动动力,结合上海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尽快明晰重点发展的细分领域以及引入隐形冠军企业。2.强化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组织在网络中的核心作用。创业生态系统需要以初创企业为导向的专业组织在社交网络中发挥关键主导作用,非专业组织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替代。这种专业性组织要紧扣初创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特殊激励措施,包括风险投资、孵化器、专业培训机构等。3.保持生态系统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上海的创业生态网络要以更开放、更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网络,保持与纽约、伦敦等先进生态系统的紧密协作,快速集聚全球先进的创新创业要素。4.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生态网络建设。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应协同构建普惠性创业支持政策体系,为初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营造良好环境,包括竞争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等。要能够促进优胜劣汰的生态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