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产业研究所模式对上海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借鉴与启示

作者

康乃馨,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

黄兆琦,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

字号
[ ]

核心观点

2021年美国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擘画了未来产业研究所的构想,又称美版“新型研发机构”,由国家实验室牵头,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美国破解“产研断层”难题的又一产业新政,致力于在5个未来产业(即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 先进制造、5G先进通信网络、生物技术)塑造先发优势,从“科学发现研究”到“产业技术开发”全程引领,围绕统筹国计民生的安全与经济发展难题,组织打造一批颠覆性技术、开展一批高精尖工程项目。按照美国“2030愿景”提出的要求,“尖端科学技术、顶尖人才、基础设施、产研伙伴关系”是构成美国未来产业研究所“组织创新力”的四大要素,是集各类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与社会资本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 肩负着塑造美国在未来产业中“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

本文从剖析美国未来产业研究所模式出发,总结美国在应对科技变革“危”与“机”推出的“组织创新”举措。结合当前上海推进“产学研融合”现状问题,建议:一是突出新型研发机构在组织开展“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研究开发”的引导功能。二是聚焦“国计民生”的科技治理问题组织搭建“实验室联合体”科技应急攻关体制。三是形成多主体联合创新网络,以优质的制度环境与服务激发活力。四是鼓励各类研发机构发挥更多人才引育功能,健全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