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未来产业:演进趋势及路径展望
核心观点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源泉和不竭动力,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其鲜明特征是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全球未来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三大趋势: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前沿技术不断出现多点群发式突破,各国纷纷出台推动前沿技术转化的政策方案,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一,从产业创新方向看,全球主要创新型国家产业布局集中在智能、低碳、健康等前沿方向。其二,从产业转型趋势看,注重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其三,从产业组织模式看,形成从技术、生产、产品到商业的全产业创新链。
我国发展未来产业初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我国一直存在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第一,前期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创新型经济体”建设奠定一定基础。第二,较为完善的全产业体系,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工业和服务业基础。第三,较为完善的全产业体系,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工业和服务业基础。第四,生产供给侧和消费需求侧对新兴技术需求不断涌现,新兴消费为未来产业发展孕育了多样化场景和庞大市场。第五,各类创新人才数量质量双提升,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五点建议:目前,未来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产业方向不明确,技术成熟度不足,发展路径不成熟,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前瞻性布局、充分谋划、培育发展。第一,推动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的融合,持续完善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第二,“科”“产”融合重大抓手,培育产业创新多元主体。第三,构建区位优势错位发展格局,依据各地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特点,通过先导试验区带动其他区域未来产业共同发展。第四,鼓励引导有基础和条件的政府搭建地方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尽早形成系统化布局。第五,发展未来产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